联系我们

萧山金融部门倾力扶持企业境外资本运作

发布时间:2011/08/28

   60余家企业到境外投资设厂或并购外企,总投资超过6亿美元,副省长龚正给予充分肯定

  我区金融部门采取政策支持、培训推介、重点推动等多种手段,积极探索扶持企业境外投资发展的“萧山路径”,取得显著成效。浙江省副省长龚正为此作出重要批示:“萧山区通过‘走出去’拓展海外市场,‘引进来’借力境外资本,探索出一条支持企业跨境资本运作的‘萧山路径’,值得充分肯定。”

  产业升级迫切需要向境外拓展市场

 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萧山支局相关人士介绍,到今年7月底止,我区已有67家企业到境外开展资本运作。其中在境外设立窗口或并购企业 66家,总投资额6亿美元;投资范围涉及四大洲13个国家和地区。其投资规模之大,投资区域范围之广,在全省县市区中名列前茅。值得一提的是,有7家企业直接在美国、澳大利亚、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证券市场登陆,融资37.92亿元人民币,实现了低成本海外融资的目标。

  那么,“萧山路径”是如何走出来的呢?

  萧山经济近年来持续高速发展,目前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,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。但不可否认,萧山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。以传统制造业、加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,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局限性、市场拓展空间的局限性以及产业结构区域内调整升级的局限性。

  在经济国际化加速推进的大趋势下,从全球范围寻找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源,以全球视野考虑市场拓展和产业结构转移的空间,引进两种资源、开拓两个市场,在更大范围、更广领域、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,成为萧山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,也理所当然地成为萧山金融部门支持的重点。

  四大举措助推企业实施“走出去”发展

  萧山区委、区政府高度重视实施“走出去”的发展战略。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和要求,萧山金融部门深入企业调查研究,掌握企业境外投资与发展的现状,给予倾力支持。

  首先,连续出台专项政策。从2009年起,国家外汇管理局萧山支局连续3年发布3个政策文件,对我区金融部门支持企业开展境外资本运作提出了具体要求。 “这些文件比全省其他地区都发得早,对促进企业开展跨境资本运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。”有关人士表示。其中今年新发的《关于深化外汇金融服务,进一步支持萧山企业“走出去”的若干意见》,明确提出四个支持重点,一是支持有特色的大型海外并购项目,二是支持境外设立研发和营销中心,三是支持企业发展对外承包工程,四是支持有条件企业的海外上市融资项目。这些重要的政策措施,为我区企业漂洋过海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配套保障。

  其次,建立重点企业数据库。通过政策培训与辅导,帮助全区外贸企业充分了解境外资本运作的基本政策、操作规范、风险防范等,引导企业实施“走出去”。在此基础上,国家外汇管理局萧山支局为有意向赴境外发展的30多家企业专门建立“项目数据库”,对企业的经营规模、境外投资区域、拟投资项目、融资需求等全面登记,主动上门收集信息,提供政策辅导,帮助出谋划策。向有关企业发放《涉外企业外汇业务操作指南》1000多册,开展外汇业务培训1600多人次。近日又出版 《萧山企业跨境资本运作金融产品与服务汇编》, 向企业详细介绍我区各外汇指定银行的重点金融产品与服务,以及国家和地方的扶持措施。

  第三,提前介入提升服务效率。当获悉众安集团限公司拟到香港联交所上市,该局提前介入,全程参与,及时帮助其办理设立境外特殊目的公司补登记手续,并对其融资方案进行修改完善,如海外公司注册地的选择、海外资金调回的路径与方式、如何合理避税等。

  第四,金融机构提供充足的融资保障。在中国人民银行萧山支行、国家外汇管理局萧山支局的有力推动下,萧山金融机构积极助推企业境外投资。据了解,到今年7月底,全区银行提供企业外汇贷款达10.8亿美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35%以上。全区外汇结算量达96亿美元,同比增长约40%。中国银行杭州市萧山支行作为我区外汇服务能力最强的机构之一,对重点企业境外资本运作项目提供团队服务,全程参与企业的商务谈判、商业合同审查、信用证审核等,由分管行长牵头,协调公司业务部、国际结算部、个金业务部和营业部骨干人员,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。必要时,还争取省分行和总行参与支持。恒逸集团在中行萧山支行支持下,争取中银香港与中银澳门分行授信5500万美元,年节省利息1000万元。中国农业银行萧山支行今年已累计为25个企业在境外开户授信。中国工商银行萧山支行、中信银行萧山支行和浦发银行萧山支行等,也积极提供外汇贷款与汇率避险等指导与服务。浙江富丽达控股集团公司兼并加拿大项目时,北京银行杭州萧山支行热情牵线搭桥,使该公司获得中国进出口银行融资1.7亿多美元,“其利率成本远低于其他商业银行”。

  在萧山金融部门的有力支持下,萧山企业开展跨境资本运作有了充足的实力与底气。恒逸集团、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等纷纷抓住国际金融危机、欧债危机、美债危机带来的有利时机,频频出手,完成一笔笔巨额投资与交易,打了“转危为机”的漂亮仗。